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及未来发展趋势
一、什么是HSE管理体系
HSE是英文health、safety、environment的缩写,即健康、安全、环境。HSE也就是健康、安全、环境一体化管理。由于安全、环境与健康管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,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,因而把健康、安全、环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体系,称为HSE管理体系。
健康——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,在心理上(精神上)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。
安全——是指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,使生产活动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、人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顺利进行。
环境——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、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。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,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。
HSE管理体系主要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思想;全员参与的观点;层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;程序化、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方法;事前识别控制险情的原理。
90年代至今,HSE做为一种管理体系,从管理上解决了安全、健康、环境三者的管理问题。使管理工作从事后走向事前,事故从管理的角度大大降低,HSE管理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二、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
(1)领导承诺、方针目标和责任。公司最高领导自上而下的承诺,并建立HSE保障体系;制订企业的方针目标并管理,建立企业HSE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;企业建立组织机构,明确不同部门、不同岗位、不同工种的责任。
(2)组织机构、职责、资源和文件管理。企业建立HSE管理机构,明确职责、权限和隶属关系;合理配置人力、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,提高全员的意识和技能;为保证HSE管理体系正常运转,要形成完整的、适宜的、有效的文件控制。
(3)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。明确评价对象,建立评价方法和程序,确定危害和事故的影响因素,选择判别标准,做好记录,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;进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评估和治理。
(4)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安全、健康与环境体系管理要求。
(5)装置(设施)的设计和建设。
(6)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修。
(7)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。
(8)HSE管理体系的检查和监督。
(9)事故处理和预防。
(10)体系的审核、评审和持续改进。
其中在这十个要素中,“领导承诺、方针目标和责任”在十个要素中起核心和向导作用。风险评价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,他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,他是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、评价标准和准则,对危害分析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,在进行危害评价时要考虑十个方面:员工和周围人群、设备、产品、财产、水、大气、废物、土地、资源、社区和相关方。危害评价要考虑三种状态和时态:正常、异常、紧急、过去、现在、将来。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中持续改进的原则是指HSE管理体系着眼于持续改进,采用PDCA模式,实现动态循环。通过持续改进,使体系得到不断完善,同时,体系要求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应按适当的时间间隔对HSE进行评审和审核,以确保其持续改进的适应性和有效性。
三、HSE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
1、产业HSE问题的深化和宽泛化,即企业从国际的角度视野扩大,HSE的理念和企业安全的内涵延伸,人们对安全、健康和环境管理的事故所带来的损失的认识走向更深入、更全面的后果分析。
2、产业安全和健康问题“企业外化”。一是指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发生在直接工作时间之外;二是指安全、环境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发生在企业之外;三是指安全、环境和健康问题越来越由来自企业外部的因素引发。
3、产业安全、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公众化与法制化,从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。
4、用人力资源的理念进行安全、环境与健康管理。一是决策层次,成立由专家参加的管理委员会;二是部门层次的委员会由雇员和监督管理人员组成。
5、全新的健康与安全管理模式出现。在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中,安全、环境与健康管理是最需要前导性行为的活动。
6、新的健康管理问题占据更重要的地位。如员工的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、室内环境质量与不良建筑综合症问题、累计性创伤失调问题等。
7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化问题——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和安全、环境与健康问题的新问题。